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動態資訊

    河北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我有一個好媽媽

    發布時間:2012-02-20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看過電影《漂亮媽媽》的人都會被影片中那位聾兒的母親深深打動。其實,在華北制藥,也有這樣一位“漂亮媽媽”,她就是108車間的志愿者趙紅。
    和影片中的“漂亮媽媽”一樣,趙紅有一個失聰的兒子。為了讓兒子開口講話,她數年如一日對他進行語言訓練。兒子每學說一個字、一個詞,趙紅都要大聲地重復示范上百遍,直到嗓子喊啞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二十余年的辛苦付出,不僅為失聰的兒子挽回了一個有聲世界,還將他培養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和擁有專業資質的羽毛球高手。現在,她的兒子牛文聰已是華北制藥華民公司的一名正式職工。
    “漂亮媽媽”趙紅和兒子牛文聰的故事感動著華藥人,也感動和激勵著社會上許許多多特別是與趙紅有著同樣遭遇的家庭。
     
     
     
     
    電視腳本:
    我有一個好媽媽
    預告
    24年前,一個出生不久的生命被發現雙耳重度失聰;
    孩子的媽媽痛不欲生,終日以淚洗面;
    憑借著偉大的母愛,憑借著孩子艱辛的努力,這對母子不斷創造著生命的奇跡。
    同期兒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我媽媽沒有拋棄我。”
    因為有一個好媽媽,兒子沒有成為這個家的累贅,反而成為了這個家的驕傲。
    《我有一個好媽媽》人家稍后播出,敬請收看。
     
    片頭
    現場(教同事打球)正在講解羽毛球基本功的男孩名叫牛文聰,今年24歲。看起來,這是一堂再普通不過的羽毛球訓練課,仔細觀看你會發現它的不尋常之處:牛文聰居然戴著助聽器,沒錯,牛文聰從小就是一位雙耳重度失聰的聾人。這樣一位聾人,他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他是怎樣學會開口說話的?他為什么當起了羽毛球教練,過去的24年,牛文聰究竟走過了怎樣的人生之路呢?
    字幕:晚六點,牛文聰下班回家
    現場聊天:從單位坐車回家要多長時間?大概40分鐘吧!你覺得你現在帥還是小時候帥?小時候吧,小時候比較可愛。
    可愛的小文聰出生于1988年,爸爸牛亞民、媽媽趙紅都是華北制藥廠的普通工人,兒子憨態可掬的小模樣讓牛亞民和趙紅沉浸在無比的幸福中,他們給兒子起名叫文聰,其中所寄予的期望不言而喻。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很短,半年后,不幸就在不經意間悄然襲擊了這個幸福的家庭。
    同期趙紅:
    聽力不好的人眼神特別好,他小,哪有響動,他的眼神就過來了。但是有一次我們發現在他后邊有聲音,他就沒反應。那次他爸爸出去打比賽給他帶回來的電動小玩具,放到后面聽不見,放在旁邊,眼神就過去了,我們就不敢想是不是聽力有問題啊。
    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可噩耗還是真真切切如晴天霹靂般擊中了這個家,由于過度使用藥物,小文聰的聽力損失達100分貝,屬于一級聾,也就是說小文聰的耳朵只對擦身而過的汽車鳴笛聲有反應。
    同期趙紅:
    大夫出來把結果告訴我們以后,就是聽力有問題的時候只存在點殘余聽力,當時眼淚唰就下來了。01:20這種感覺就是一種從天到地的感覺,本來他們家就這一個孫子,挺美的,長得也不錯,當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心理的落差特別大,覺得特傷心,悲痛欲絕,天塌了。
    兒子無憂無慮、興高采烈留下的永恒瞬間,讓夫妻倆本已無法言說的痛苦更加的痛徹心扉:這么可愛的孩子為什么要遭此不幸!這樣的不幸為什么要降臨到我家?孩子今后怎么辦?
    趙紅同期趙:當時我可能哭了有一兩年吧,眼睛現在不好,跟那時候哭有很大關系。我同事家的孩子比我們家孩子大一個月,她一說我們家孩子會叫媽媽了,我立碼眼淚唰一下下了。
    生活在繼續,以淚洗面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夫妻倆決定砸鍋賣鐵也要給小文聰治病,從此,只要攢點錢,只要聽到哪里有治療耳朵的大夫,趙紅就抱著小文聰奔過去。
    同期趙紅:我記得孩子九個月的時候,我們去長春,下大雪,眉毛全白了,但是醫生說孩子太小看不出來,得三歲之后才能看,那時候我們抱著孩子,抱著很大的希望去的,就感覺很失望,我們倆,那幾年真是特辛苦特辛苦。
    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在心靈起伏的巨大煎熬中兩年時間過去了,媽媽趙紅抱著小文聰不知求醫問診了多少次,結果卻始終只有一個:小文聰的耳神經已永久性損傷、不可恢復。然而正是在這樣不懈的堅持中,媽媽趙紅無意中迎來了一絲曙光。
    同期趙紅:兩年以后吧,在北京的兒研所聽說有一個語言訓練,可以讓孩子說話。你看海倫凱勒她又聾又盲她都學會說話。對孩子進行適當正確的訓練方法,他也能學會說話,哎呀,覺得是一片曙光,那時候才覺得行,孩子有救了。
    喜出望外的趙紅立即為小文聰買了最好的助聽器,迫不及待的想對小文聰進行語言恢復訓練,要知道,小文聰已經兩歲半,還沒有開口說過一個字,兒子能叫一聲媽媽成為趙紅最大的心愿,然而讓文聰順利開口說話會那么順利嗎?
     
    片花
    晚上六點三十分,牛文聰家的晚飯開始了。20多年前,像這樣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吃飯是少之又少的,為了教文聰說話,媽媽趙紅主動跟同事換成晚班,這樣她就可以利用白天時間教兒子說話。晚上文聰就交給爸爸照顧。
    在省殘聯和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下,趙紅開始了對文聰的語言訓練,訓練的第一個詞就是媽媽。
    趙紅同期:就看著口型說,媽媽,摸鼻音,媽媽,但是他發出來可能是啊啊,還不會發聲。
    文聰采訪:我媽媽教我說話,需要反復不斷的大聲對我重復,那嗓子就嘶啞了,醫生就建議她不要這樣大聲說話,但是媽媽為了我會說話,她還是一如既往的一邊吃藥一邊教我說話。這個過程是很艱辛的。
    趙紅同期:這種孩子是一千遍一萬遍,這個字才能講清楚,是需要很多很多努力的,不是你當時一教媽媽他就會說媽媽,是你教了他以后他發出啊啊的聲音,他還得需要正音,助聽器聽到的聲音和咱們正常人說的是不一樣的。
     
    一遍,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兒子文聰依然沒有開口說話,日復一日的重復中,趙紅也曾有著急想放棄的時候。
    趙紅同期:那時候教他,他也不懂,就打他,打完之后自己就哭,隔壁居委會老太太就過來勸勸,等哭過以后還得從頭來。
     
    讓兒子叫一聲媽媽的愿望支撐著趙紅不能放棄,媽媽,媽媽,機械的重復依然持續著,半年前出現在趙紅心中的那道曙光終于散發出耀眼光芒,兒子文聰終于叫了聲媽媽。
    趙紅同期:半年以后他才會叫媽媽,當然也不準確,我真的是淚流滿面。
    對于現在生活在幸福當中的趙紅來說。20多年前發生的那些事已經讓她心潮平靜、淡定從容,然而10年前,她還是情不自禁、激動不已的。“字幕:華藥電視臺采訪資料。
    三歲,兒子文聰終于開口叫了媽媽,為了這幸福的瞬間,媽媽趙紅不知道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這是喜極而泣的淚水。小小的成功之后,媽媽趙紅更加堅定了教兒子學說話的決心。從此,教兒子說話成為這個家庭的第一重點,趙紅也和商場、電影院開始絕緣,因為除了睡覺,趙紅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教小文聰說話。為了讓兒子發音清楚,趙紅把家中的物品都貼上卡片,標上讀音和漢字;她總是穿著運動服,以便能隨時蹲下和兒子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她還勇敢的帶小文聰走出家門,隨時隨地的教他說話。
    趙紅同期:當孩子說話的時候,他發出的是一種怪聲,啊,滿車的人,你看我們去他奶奶家得坐公交車,小孩他愛說話,我們還得教著他點,還得告訴他,那個時候人們對這種孩子不太了解,這種歧視的眼光也讓我臉紅,但你要著牙還得教,慢慢慢慢就過了這道坎了。
    面對歧視的目光,懂事的小文聰也曾問媽媽:為什么我要戴著助聽器呢?趙紅巧妙的回答不僅解決了文聰的疑問還培養了文聰自信、開朗的性格和直面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趙紅同期:碰到帶眼鏡的,就問他他為什么帶眼鏡啊,我說他眼睛不好帶眼鏡很正常,他就覺得我聽力不好帶助聽器也很正常,他就覺得很正常,沒必要刻意去講這個東西,到現在孩子覺得我和正常人比沒什么區別。
    文聰采訪:自卑有什么用啊,你事實就是這樣,樂觀去面對,成天自卑日子就渾渾噩噩的過了,還不容去樂觀面對。
    辛苦的學說話,快樂的成長,到了7歲,靠看口型和殘留的聽力,一米之內面對面的交流,文聰基本上能分辨他人的語言。有關機構測定,文聰的語言能力已經恢復到一級,他也順利進入了華藥小學。
    (課堂:朗讀董存瑞炸碉堡)
     
    片花
    晚上七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聯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東路388號

    咨詢熱線:0311-85993999

    傳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