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聞網:深化改革政策明 華藥借風正揚帆
發布時間:2015-10-29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新常態下華藥創新發展的新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為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新的偉大進程中,華北制藥集團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積極參與到省委“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的大討論中,認真探索在這場新的革命、新的偉大進程中帶給華藥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一:企業改革創新的基本前提是解放思想。
一個企業,如果思想僵化,行為固化,就不能前進,就沒有生機。作為老牌制藥強企,華藥要在新常態下煥發新的活力,要緊緊抓住解放思想這一根本,按照省委“解放思想大討論”總體要求,重新審視企業面臨的新機遇、新優勢、新任務,不斷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敢為人先。要像30年前的深圳、20年前的浦東開發那樣,樹雄心、立壯志,大刀闊斧推進企業創新突破、轉型升級,致力實現企業快速、高效發展。
論作為、講擔當需要解放思想。要重點解決好戰略發展思路不清、開放創新措施少、干事創業缺擔當、轉型升級步子慢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抓住關鍵點,扭住牛鼻子,推動思想觀念大解放,帶動工作作風大轉變。要牢固樹立創新理念,以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時不我待的責任感,迎難而上,知難而進,主動應對,積極作為。
求突破、出成效要有創新思維。要牢牢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取向,深入解剖自己,辯證地看待發展成績和過程中的問題,不自滿、不回避、不懈怠,針對性地超前謀劃切實可行的發展措施;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承接好首都產業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尋求更多更好的項目,開放合作、借船出海,在更高層次、更寬視野上推動華藥快速發展。
促改革、求跨越更需堅定信心。要善于遵循制藥行業規律,把握發展脈搏,打破舊有的條條框框,沖破固有的瓶頸制約,在創新中尋求更好出路。要敢于“突破”,善于變革,在管理、營銷、研發、人力資源等關鍵領域,通過上下協同、步調一致的改革調整,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向創新要效益,向變革要紅利。
二、 創新突破,建立完善有利于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不斷深化企業創新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歷史和實踐證明,不改革就要落后,小改小革只會降低發展速度,不改革就不會有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特別是對于成長于計劃經濟時代、發展于市場經濟時期的傳統國企,更應抓住創新改革這一關鍵,釋放生機和活力,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科學發展。
從企業組織構架上創新。以“8.16”講話為統領,堅持依法治企,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一步推進權責明確、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專業化運營管控體系。明晰總部機關和所屬子(分)公司的職能定位,推進協同高效、市場化管理,優化制度體系和業務流程,提高決策效率、決策水平和執行力,釋放各層級的潛在動力與活力。
從運營機制上創新。產品認證、質量管理、成本控制,是醫藥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法規為依據,不折不扣堅守。新項目、新產品的投資開發,堅持實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多形式吸收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與;探索實施技術管理骨干及管理層持股,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選取條件成熟的二級單位,推進混改,搞活機制,激發活力。
從產品結構上創新。醫藥企業發展“產品才是硬道理”。要用壯士斷腕的決心重新梳理、審視、精準定位現有產品,優化產品結構,集中優勢資源,借助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造企業鮮明的品牌特色。
從營銷提升上創新。傳統藥企的營銷體系設置、營銷模式選擇,有其歷史的原因,但在國家醫藥改革的大背景下,產品營銷工作創新已變得十分重要,隨著互聯網醫療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領域的投入,引入互聯網思維,要充分利用醫藥電商體系構建適合企業自身的經營平臺,逐漸形成自己強有力的競爭系統。
從產品服務上創新。 隨著消費形態的族群化與社區化,強化自身營銷隊伍的建設,在做好產品的同時要不斷完善提高、產品的延伸服務,為客戶提供整套的解決方案,從而最大化的便利客戶的需求。
從資本運作上創新。隨著國家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未來醫藥企業之間的競爭相當于兩場賽跑,即上市和并購,誰能在這兩場賽跑中獲勝,誰就率先甩開對手,直奔行業寡頭和產業王者的位置。我們要努力順應新形勢,創新運作方式、運作模式,運用“醫藥產業并購基金”等創新方式進行產品研發、項目投資,努力追求跨越式高質量增長。按照市場原則,采用控股參股、收購兼并等多種靈活方式,積極推動戰略合作,快速擁有更多大產品、新技術和高端人才等資源,強調高效增量,培育新的效益增長極,加快發展與趕超步伐。
三、 科技引領,有力發揮科技創新驅動的支撐作用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疾病譜的變化,環境污染的加重,作為制藥企業就要把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放在首位。要加快推進產品研發取得大的突破,就必須從研發模式、體制機制上加快創新,構建開放協同的研發創新平臺,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業活力。必須從現有產品標準提升與“二次開發”上尋求出路;必須從創新品種與創新技術合作等方面尋求突破。研發工作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之一,對華藥健康高效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加大產品研發與新產品引進力度,是快速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要大力完善研發體系。要充分利用國家和省市技術研發平臺資源和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唯我所用、分工協作、結果至上的原則,進一步創新完善研發體系,發揮集約效能,提高研發成果產出率。
建立開放協同、聯合創新研發平臺。建立完善開放靈活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加強與科研院所、國內外同行多領域、多層次的開放合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聯合創新平臺。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主動承接首都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
大膽創新研發機制。深化研發市場化改革,依托現有研發平臺及資源優勢,擴大對外合作研發,互利共贏,提升研發平臺創造能力;在研發立項機制、利益分配機制、成果轉化機制、考評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探索,深入推進機制靈活、富有活力的“產品研發項目制”和“里程碑獎勵計劃”等制度,快速提升研發成果產出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研發人員的創新潛力。
面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新常態,“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醫藥行業改革不斷進入深水區,我們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營造良好的改革創新輿論氛圍,凝聚共識,激發活力,筑牢企業改革發展基石,用工匠精神,品質文化,傳播華藥“人類健康至上,質量永遠第一”的企業理念。
站在新的起點,肩負新的使命,華北制藥集團將借助深化國企改革的政策之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發作為,為實現“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制藥強企的戰略目標而努力奮斗。
中國經濟新聞網 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