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動態資訊

    【感動華藥反響篇】之二:感動與感恩

    發布時間:2012-04-26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感動與感恩

    維爾康公司  郝義波

     

    在首屆“感動華藥”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我作為頒獎嘉賓給“感動華藥”十大人物之一宋鳳肖——我的愛人頒獎,倍感榮幸和驕傲。頒獎典禮震撼人心,每一句言語、每一個場景、每一個動人事跡,都體現了華藥人的愛崗敬業、恪盡職守,體現了華藥“人類健康至上、質量永遠第一”的宗旨。

    以前,我也曾為妻子的忘我工作而忽略家庭和過度透支自己身體,表現出不解或不滿情緒。今天,在頒獎典禮上,當我聽到這么多感人的事跡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下子就理解妻子了。看到感動人物中有的忍受著工作單調枯燥,幾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奉獻華藥;有的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卻能積極向上,樂觀開朗;有的和我妻子一樣經受病痛折磨,依然熱愛工作,甚至不惜生命堅守在崗位。相比他們,我覺得我所擔當的太少,我也是華藥的一名員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好地支持妻子的工作,更努力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像他們一樣為企業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十年里,是華藥給了我和妻子認同感,歸屬感和成就感,并給了我們如今幸福美滿的家庭。在妻子生病的日子里,是集團領導、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給予了我們許許多多無私的幫助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因為有華藥這個大家庭的支持和鼓勵,我們才闖過了難關,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心存感恩,只有更加努力工作,相互支持,攜手前行,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讓華藥精神發揚光大

    質量管理部  張建國

     

    華北制藥四創五四表彰暨首屆感動華藥頒獎典禮已經勝利閉幕,有幸作為一名參會者、頒獎嘉賓,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十位感動華藥人物的感人事跡,不斷在我腦海中再現,我為華藥有這樣一批感動人物感到自豪,為有這樣一群兄弟姐妹感到欣慰,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華藥的希望,看到了華藥的明天。他們那種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他們那種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他們那種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進取精神,他們那種挑戰生命、戰勝病魔的樂觀精神,震撼著我,激勵著我,感動的淚水為他們撒,欽佩的淚水為他們流。我不禁從內心發出: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

    市場經濟,一個企業要生存,產品質量固然是一個必不可缺的基礎,但一個企業要想長久、健康的發展,企業精神、企業文化更是基石,不可忽視。

    回顧華北制藥五十多年的發展歷史,老一輩華藥人,以振興民族為己任,視患者生命為責任,白手創業,攻堅克難,以“好藥治病,壞藥致命”的樸素的質量觀,讓第一支青霉素誕生,結束了新中國依賴進口的歷史;華藥人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質量意識,以“金牌的工作質量,生產金牌的產品”工作標準,鑄造了一個又一個金牌產品,創出了“華北”牌中國馳名商標;華藥人以“人類健康至上,質量永遠第一”的企業宗旨,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優質的一流產品,打造著企業的生命,守衛著患者的生命。正是這種責任意識、企業精神,傳承著一代又一代,培養著一批又一批員工,成為華北制藥寶貴的精神財富,讓華北制藥這面紅旗越來越鮮艷,讓華北制藥的產品越來越具知名度。首屆受表彰的感動華藥人物,為我們展示了他們的風采,留下更多的思考。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把華藥精神發揚光大,讓更多的感動人物涌現,用辛勞和智慧創造華藥更加美好的明天。

     

        用感動的力量為研發加油

    研發中心 齊志良

     

    423下午,我有幸在人民會堂參加了華北制藥首屆感動華藥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下午,十大人物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動著我,內心難以平靜。

    跑贏市場的強者宋鳳肖,讓失聰兒子開口說話的趙紅,任勞任怨的華藥雷鋒牛會林,永遠保持沖鋒狀態的王竹青,活著干,死了算的劉麗霞,36年默默奉獻的梁貴春,做好事能長壽的張莉,努力讓研發變為生產力的張雪霞,拓荒西南亞的王芳,與生命賽跑傳遞知識薪火的齊名……他們身上彰顯了華藥近60年的文化精髓,為華藥人拼搏奮進增添了無窮的力量。

    新藥研發工作,是一份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次次的失敗都是為了最后的成功,只要瞄準了方向,就要一直堅持走下去;研發工作的全過程容不得半點馬虎,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要重新開始;研發也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誰能跑到前邊誰就能搶占市場,贏得更大的利潤,張雪霞和她的團隊所進行的慶大霉素質量攻關就讓華欒公司成功贏得了市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聯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東路388號

    咨詢熱線:0311-85993999

    傳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