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動態資訊

    【尋找感動】竹有凌云志&nbsp;&nbsp;青節益韌堅——記新制劑分廠物流部經<br />理王竹青<br />

    發布時間:2012-04-25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題記:彼得·圣吉曾說,愿景是從未知走向已知的心路歷程,也就是把目前的事實、希望、夢想、機會整合在一起,所創造出來的未來。王竹青是個敢于做夢,擅于圓夢的性情中人。她在堪稱奇跡的新頭孢工程和新制劑工程中追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又帶著新的希想出發。
     
    時間回溯到2010928日晚,新頭孢項目正式開工的前一夜,已經連續幾天沒走出廠房的王竹青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清亮亮的月光下,主樓及連廊燈火通明,原本堆滿各種建筑材料的廠區一下子變得干凈整潔了。微風吹過,飄起一陣陣清新的青草味。王竹青看著身后矗立的立體庫,一股股熱浪在心中翻涌,一滴滴熱淚灑落胸前。
     
    向著心中的目標
     
    那年那月,十八歲的王竹青投入華藥的懷抱,時光荏苒,依照慣常的軌跡,曾經青澀的她在工作中成長,于生活中成熟。按部就班的日子,王竹青越來越覺得迷茫,渴望尋找新的方向,發現新的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董事長的“8·16”講話擲地有聲,所勾勒出的新華藥形象在王竹青腦海中漸漸清晰。多少年了,難得遇到這么大的工程,如果能夠從一點一滴做起,自己也能為項目建設出份力,還能學到許多新鮮的知識,這該是多么難得的機遇啊!就像當年華藥的建設者們一樣,很多年后再看到和平路388號時,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因此,當橄欖枝伸向王竹青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接了過來。
    懷揣理想、確立目標的王竹青作為項目建設的骨干力量于923到新頭孢項目組報到。一直從事工藝工作的她對粉針車間的工藝駕輕就熟,對沒有做過的口服車間心有所動。可是領導綜合考慮下來,還是安排王竹青負責粉針工藝,同時還“搭”給她一個倉庫建設工作。正是這個跨行跨界的立體倉庫給了王竹青一個下馬威,但更給了她認清自己、開掘潛力的好機會。
     
    青竹初拔節
     
    新頭孢項目要配套建設一座現代化的物流中心,包括一座自動化立體庫和一套全自動輸送分揀入庫系統。就像讓一個旱鴨子迅速變身為游泳世界冠軍一樣,王竹青碰到的是此前想象不到的困難,沒有經驗,沒有先例,還得要達到“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設計要求。面對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個性堅韌、喜歡挑戰的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接受。
    “我不比別人差,也挺聰明的,我一定行。”王竹青在自我打氣的同時開始了瘋狂的學習。她一邊惡補自動化物流系統的基本知識,收集國內外知名物流系統集成商的相關資料;一邊奔波于各個集成商的實例現場,最多的一天就考察了3個現場。她學華羅庚的統籌方法利用時間,白天與供應商做技術交流和研討,安排工期,盯現場施工;晚上看圖紙資料,研究系統原理,歸納優化方案。從一版版構架圖紙到需求的完善;從供應商的選擇談判到最終方案的敲定;從立體庫第一根鋼柱的豎起到設備聯動調試……多少個日日夜夜,無論塵土飛揚還是烈日炎炎,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建筑工地上總能看到她穿梭的身影。
    從此,王竹青的日歷上沒有了節假日,每一天都要定一個努力目標,要求自己學到什么,做到什么。她就像雨后春竹一樣,筆直、青翠,不斷地吸收營養,不停地拔節生長。對圖紙、看質量、促進度、保工期,什么時候該上風管了,什么時候必須完成地面的澆筑了,消防立管用什么口徑的,她都說的頭頭是道,各種數據張口就出,進度、質量把控得嚴絲合縫,積累了物流系統從集成商選擇、需求提出、規劃設計、施工建設、調試運行等大量的經驗,成為名符其實的“專家”。連施工隊的現場經理們都折服于她的嚴謹和敬業,感慨一位女同志能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這么拼命的工作,比男同志還厲害。她總是笑笑說,“工作不分男女,誰都要努力才行。這么好的機會一生難得遇到一次,一定要加油。”
    2010年的夏天似乎有意地磨煉人,高溫、暴雨接連不斷。設備到貨的關鍵時刻,正趕上外管施工,連日的陰雨使本來就坑洼的道路變得更加泥濘,重型車進出非常困難。她冒著大雨,踩著泥濘,指揮車輛繞路卸貨。那陣子她總是一身泥水,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被女兒笑稱“農民工進城了”。苦嗎?肯定是不易。當時,為了新園區建設,一批建設者甩開膀子向前沖的強大氣場裹挾著所有人向前向前再向前,讓靠近的人都不由不生出一股豪氣。王竹青沉醉在這種吹響沖鋒號、使人血脈激蕩的氛圍中,體味著常人沒機會遇到的美妙經歷……
     
    種下又一片綠蔭
     
    帶著工程項目結束的喜悅,王竹青立即投身到粉針車間GMP認證的工作中,正較勁的時候,她接到了建設二號工程新制劑項目的任命。去還是不去?近一年的風風雨雨,身心俱疲。并且每每回想起對女兒的虧欠和父母的操勞,她更是心有愧疚。經常幾天見不到媽媽的女兒,抱怨說“媽媽不愛我了”,甚至還要打電話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讓華藥還媽媽的自由。王竹青遲疑了。但聽到二號工程的難度更高,需要她的經驗時,那股子樂于挑戰、不服輸的勁頭又滋生起來。同時也暗許了一個心愿,一定要把一號工程留下的遺憾在二號工程彌補回來。她再次堅定地站在了新制劑項目物流中心項目的工作崗位上。
    不斷創新完善工作思路,打破慣例提前謀劃,重設計,細會審,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過程中的變更,是新制劑項目“精、細、嚴”管理的總體要求。更高的要求下,王竹青遇到了更大的困難。新制劑立體庫建筑面積近6500平方米,是頭孢立體庫的兩倍還多,建筑高度24米,不僅工程量巨大,而且高空作業難度也是空前的,工期只有25天。憑借積累的經驗,王竹青與設計院、土建組一起邊設計邊會審,將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交叉、矛盾盡量消滅在圖紙上。不單自己列工作計劃,還“逼”著各施工單位也要制定施工計劃,并且要細化到每一天。
    她負責的4個單體建筑,立體庫、物流配送、綜合庫、連廊,將質檢研發樓及三個車間連接起來,全自動的物流輸送系統將物流配送與各車間緊密結合。如何把控如此錯綜復雜的施工管理?豐富的建設經驗使她胸有成竹,忙中有序。通過圖紙會審、空間協調會、施工協調會等手段進行協調、督促,使工程建設、設備安裝和諧同步,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變更,保障了后續工期。
    一組時間節點見證了她的周密設計,精心安排:111立體倉庫破土動工;415主體封頂,進入安裝;510倉庫消防、通風、照明安裝完成。515立體庫貨架開始安裝;5 上一篇:華北制藥舉行“四創”“五四”表彰暨首屆“感動華藥”十大人物頒獎典禮
    下一篇:【感動華藥反響篇】之一:感動的力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聯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東路388號

    咨詢熱線:0311-85993999

    傳真:0311-86672430

    查看更多 >>